1、索尼A7相機到目前為止共有五種型號,分別是:A
7、A7II、A7s、A7r、A7rII。
這五個不同型號的相機索尼現在都在出售。
2、這五種型號發布的時間不同,有的是上一個型號的升級換代產品;
有的是在原有基礎上針對某個使用領域做了相應的技術規格修改而專門發布的新產品。
總的來說這五個型號的產品,在技術規格上面有很大的不同,是為了滿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而分別設計的。
換句話就是相當于五個不同型號的產品但是都屬于一個系列的,它們都采用了共同的外觀和架構設計以及一些共通的零部件。
3、五個型號的主要區別如下:
(1)采用的感光器件雖然都是全畫幅,但是規格和像素不一樣:A7是2430萬像素;
A7II是2430萬像素;
A7s是1220萬像素;
A7r是3640萬像素;
最新的A7rII是4240萬像素。
除去A7以外,采用的都是背照式CMOS。
(2)采用或者未采用機身五軸防抖技術(不管采用或未采用機身防抖,這些機器都是具有鏡頭防抖功能的)。
A
7、未采用、A7II:采用、A7s:未采用、A7r:未采用、A7rII:采用
(3)ISO感光度范圍不一樣。
其中A7s雖然像素數較低,但是該機的感光動態范圍很大,具有ISO100-102400。
最新的A7rII最高ISO也達到了102400。
其余的都在ISO100-25600或者51200的范圍內。
(4)對焦相位檢測點數量不同。
最新的A7rII具有399個相位檢測點,其余的型號只有117個。
(5)視頻拍攝質量不同。
其中A7II、A7s、A7rII可以拍攝XAVCs格式的4K視頻。
4、在這五個型號里面,A7是最基礎的早期型號;
A7II是它的升級版;
之后索尼將A7系列分為了面向攝影和視頻拍攝兩大類使用者。
A7s是面向以視頻拍攝為主的用戶而設計的,A7r是面向照片拍攝用戶而設計的。
現在的A7rII應該是A7r的升級版并且兼顧了視頻的拍攝。
A7目前有幾個型號
A7 A7 II
A7S
A7R A7R II
A7就是索尼全幅微單的標準版。但是并不推薦,這個相機設計有問題,快門震動很大。會導致曝光抖動。
A7 II是第二代,加入了機身防抖,并進行一系列升級。目前是一款非常值得入手的相機
A7S是低像素高ISO版本,其高感與1DX旗鼓相當,一般作拍視頻,或者暗光下拍照用。
A7R是高像素版本,是A7系列中目前性價比最高的機器。
A7R II是目前索尼全幅微單的最強版本,不但有機身五軸防抖,而且它的對焦性能,傳感器動態水平,高感度,都達到了同參數相機的綜合最高水平。并且轉接佳能鏡頭,絕大部分可以實現自動對焦。尼康鏡頭目前沒有看到測試。A7RII如果說唯一的不足,就是連拍略慢,只有五秒每張。
但這在前面的優勢之下可以說不值一提了。
如果不差錢的話還是入A7RII,目前是2萬元以內的綜合性能最高的相機了。
也許你并不懂微單 微單人像攝影入門指南 第1頁:最“靈動多變”的持握方式第2頁:最“準確”的測光模式第3頁:人像攝影下微單鏡頭的選擇第4頁:環境人像更講究人與景的融合 雖然很多人已經在用微單,但大部分人依然還保留這單反時期遺留下來的拍攝習慣。
當然這些習慣也并不是不對,只是在微單時代下已經有了更方便更有效率的選擇。特別是在人像攝影方面,微單有非常多簡單,實用的小技巧。
本文就由我拋磚引玉,為大家打開腦洞大門。一、微單為人像攝影帶來哪些不同的拍攝體驗1、最“靈動多變”的持握方式 傳統相機持握方式,依靠雙手和眼睛三點來固定相機。
這種持握方式更加穩固,但是卻將攝影的構圖取景束縛在站、蹲、躺三個機位中。A7系列五軸防抖及翻轉屏的出現,讓持握姿勢有了更多的可能。
眼睛完全可以脫離EVF,用更加舒適的方式雙手持握,甚至是單手持握。特別是在五軸防抖的支持下,這樣的持握方式依然有很不錯的安全快門。
從此攝影不再拘泥于常規,有了更加高效靈活的機動性。俯拍、腰平取景、貼地取景、單手持握等等,這些微單所衍生的持握方式,為攝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構圖、視角、移動拍攝都更加靈活,并由此引申出一系列新穎的拍攝手法。例如下面這種單手持握,邊跑邊抓拍的手法。
A7R2+FE70 200 F4G 1/640s F4 ISO80 焦距200 這些都是A7系列相機給我們帶來的更加有趣、靈活、豐富的視角。讓拍攝不再拘泥于傳統持握方式,腦洞大開,盡情發揮。
2、最“準確”的測光模式:人臉測光。除了傳統相機常用的多重測光、點測光之外,A7系列微單還擁有獨特的人臉測光模式。
這在人像攝影中特別實用,無論順光還是逆光,都可以輕松拍出明亮的膚色,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曝光不準了。A7R2+FE55 1.8ZA 1/40S F2 ISO100 功能開啟方法:打開人臉識別,測光模式選擇多重測光。
這樣相機工作的時候就會以人臉參照標準,完成正常曝光。3、最“簡單”的對焦方式:眼控對焦。
A7系列微單提供眼控對焦功能,相機會自動識別人眼所在的位置進行對焦,從而省去選擇對焦點的繁瑣操作,專心構圖拍攝。功能開啟方法:打開人臉識別及眼控AF的前提下,直接按中央鍵(系統默認快捷鍵)即可直接對焦到眼睛。
二、人像攝影下微單鏡頭的選擇 人像攝影對鏡頭并無特殊要求,換句話說其實任何鏡頭都可以非常好的勝任人像拍攝。但某些焦段由于視角的特殊性,被譽為人像攝影的經典焦段。
例如35定焦的人文之眼,85定焦的人像鏡皇。而本文則推薦使用FE 35 1.4ZA、FE85 1.4 GM這兩枚經典焦段來完成人像拍攝。
三、拍攝示范1、肖像拍攝 FE85 1.4GM標準肖像拍攝,就是以肖像為主,突出人物的眼神、五官、輪廓、神態等信息,簡單的來說,就是突出顏值的攝影。照片要求對焦準確到眼睛、景深足夠容納整個肖像的主體。
拍攝時需注意尋找可以勾勒面部輪廓光線入射角度。人物的前方則盡量需要有光源,這樣才會有非常漂亮的眼神光。
A7R2+85 1.4GM 1/160s F2.8 ISO 1000 這張照片拍攝中,主要是運用了咖啡廳窗戶的單側光來勾勒五官的輪廓,有高光,有陰影,肖像才會顯得立體。另外這種標準半身肖像照的光圈應該以2.8~4.0之間為宜,這樣才能保證肖像主題出于景深之內,又有足夠強得將雜亂背景虛化的能力。
如果是不強調背景虛化的棚拍人像,則將光圈開到8.0為宜。當然最關鍵的是,打開相機眼控對焦功能,直接對焦到眼睛,簡單實用。
A7R2+FE35 1.4ZA 1/160s F2.8 ISO 1000 FE35 1.4ZA仰角肖像拍攝,利用35略帶夸張的廣角視角可以很容易營造出女生最愛的仰角45度自拍視角。拍攝者只需將相機舉過頭頂,開啟眼控對焦,即可拍出自信的、美美的、眼睛大、臉型小的肖像。
2、環境人像 與肖像照不同,環境人像更講究人與景的融合,對拍攝選景,拍攝角度的要求更高。肖像照可以使用大光圈虛化雜亂背景,但環境人像則是巧妙的運用環境將人融入景中,相輔相成,交相輝映。
85GM視角下的環境人像。眾所周知,85焦段最適合拍攝肖像人像,但這并不代表85無法勝任環境人像。
只要使用得當,依然可以拍攝出非常棒的環境人像。85定焦的視野較窄、空間壓縮感較強,因此拍攝環境人像時要特別注意前景、中景、遠景之間的搭配,這樣才能拍出一張層次豐富,立體飽滿的畫面,而不是猶如紙片一般單薄的畫面。
A7R2+85 1.4GM 1/800s F2.0 ISO 64 這張照片中選取近處的花圃作為近景,模特作為中景,遠處的花圃和樹木作為遠景。構圖時則特意在前景花圃處尋找缺口來凸顯模特的大長腿。
所以這張照片是先構圖,再選對焦點,最后讓模特一路走到缺口位置后轉身完成的抓拍。35ZA視角下環境人像。
與85四平八穩,幾乎零畸變的視角不同,35定焦是有一定的廣角畸變。因此拍攝時應特別注意這份畸變的影響,揚長避短。
此外35視角的景深比較廣,拍攝環境人像時吸入鏡頭的畫面太多,也很難虛化,因此在場景的選擇上比85更加苛刻。但也同樣歸功于這份廣角畸變,讓35能夠輕松拍攝出大長腿的照片。
拍攝時模特需注意把腳伸展到畫面邊緣。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500秒